药理毒理研究中心由药理研究室、分子药理研究室、药物代谢研究室、毒理研究室组成。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,结合中医药特点,以中药和天然产物为研究对象,从整体动物、离体器官、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开展创新中药、功能食品和化妆品等方面的药理药效、毒理、代谢动力学和安全性研究。中心研究的领域涉及几乎所有药理学研究方向,包括心脑血管药理学、神经精神药理学、抗肿瘤药理学、抗炎免疫药理学、内分泌药理学、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毒理学等,并形成了独自的特色。近年来中心承担了大量的国家或省部级重大基金课题,包括“863计划”、“973计划”、“十一五”、“十二五”重大新药创制专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以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等。目前中心有科研人员31人,其中研究员11名,副研究员7名,博士生导师 7名,硕士生导师10名。近3年来从这里毕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约60名.
药理毒理中心PI发表的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有约300篇,其中SCI收录论文约150篇,包括发表在Nature Genetics, PNAS, Developmental Cell, British Pharmacology, PLoS One,—–, 和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。
主要研究方向:
心脑血管药理 利用包括分子生物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,从整体行为、离体器官、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开展防治高血压、脑中风、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创新中药的研制、新药临床前药效评价,为有效利用和挖掘我国传统医药资源提供科学依据。
神经精神药理 结合中医药特点,集成计算机、成像、智能传感、模式识别和数据挖掘等多种技术于中药神经精神药理研究中,建立基于动物行为药理、适合中药复杂体系特点、客观规范、国际科学界接受和认可的的中药神经精神药理研究方法;以痴呆、抑郁症、疲劳和睡眠障碍,开展中药神经精神药理临床前药效评价,为防治老年性痴呆、抑郁症等新药研制开发奠定基础。
抗肿瘤药理 以现有中医药在抗肿瘤方面的基本理论及长期的临床经验为指导,旨在阐明中药在肿瘤预防与治疗方面的作用,并期发现新的有效的抗肿瘤药物。主要包括中药抗肿瘤药效筛选,作用机制的探讨,及体内药效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。
神经精神药理
抗炎免疫药理 从整体、离体及细胞分子角度研究感染性炎症及I型过敏反应,重点聚焦于植物提取物及其有效部分或成分。抗炎上主要研究内毒素通过巨噬细胞TLR4通路的经典炎症反映的影响,而I型过敏反应方面,集中于对sIgE生成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细胞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植物药活性的筛查,中药注射剂变态反应毒性及分子机制的研究。
毒理学 利用病理技术系统描述药物毒理定位、性质及其临床意义,建立替代毒理模式,分析毒理机制,确定终毒物与靶分子的相互作用。涉及急毒、长毒、生殖毒理、发育毒理等方面的研究内容。
药物代谢动力学 利用现代分析技术,从整体动物、离体在体器官灌流、细胞和分子水平开展中药药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,包括:中药体内药效物质基础;创新中药临床前ADME特征与吸收机制;复方制剂组分配伍机制;基于药物代谢酶/药物转运体的中药-西药相互作用。